首页  |  头条  |  要闻  |  山东  |  中国  |  国际  |  文旅  |  体育  |  评论  |  财金  |  教育  |  汽车  |  消费  |  吃喝  |  映像  |  周刊
首页>济宁频道>内容详情

济宁五堂模式助推农村文明实践走深做实

2022-05-14 14:14:0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
打印

济宁市聚焦学习实践党的创新理论,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结合老年人、中青年和少年儿童不同群体需求,在农村地区精心打造五堂模式,推动文明实践走深做实,促进乡风更加文明、百姓更加幸福。

一、蒲公英讲(夜)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。打造蒲公英讲(夜)堂,开启+宣讲模式,白天开讲堂,晚上开夜堂,利用群众空闲时间见缝插针开展宣讲。鼓励党员群众走上讲台,向我讲变成我要讲,通过讲座、小品、快板、三句半等多种形式谈体会、话感悟,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传播新思想。全市共开展蒲公英讲(夜)堂1.5万余场、受益群众16万人次,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群众、深入人心。

二、儒学讲堂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立足济宁传统文化富集优势,突出儒学文化传承发展,提炼儒学文化优秀元素的时代价值,依托文明实践站打造儒学讲堂4051个。组建十村一人的儒学宣讲队伍,每月开展传统文化宣讲活动,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儒学经典等传统文化知识,确保群众听得懂、喜爱听。依托儒学讲堂激活农家书屋,专门设置了国学图书角,方便农民群众开展国学经典学习,各县市区彰显本地传统文化的孔子书房”“运河书屋”“端信书屋”“孝贤书房等农家书屋遍布孔孟大地。目前,全市共开展儒学宣讲5.2万余场、受益群众168万人次,不断提升传统文化在农村的普及推广,用优秀传统文化滋润群众心田。

三、幸福食堂丰富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。把孝老爱老文化有机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,依托文明实践站建设幸福食堂216处、惠及农村老年人5990人。在每天每人交5元钱满足农村老年人一日三餐的前提下,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,真正实现让老年人吃得好、精神好硬件方面,通过建立文明单位联系帮扶制度、99公益日专项捐赠、组织社会热心人士捐赠等多种形式,多方筹措资金补齐百姓三餐费用差额,保证幸福食堂长效运行;软件方面,积极倡导开展邻里互助活动,幸福餐盒送到家活动让行动困难老人准时吃上热乎乎饭菜;尝尝大厨的菜活动让老人吃上星级饭店的美味佳肴;幸福食堂里讲党史”“餐前听新闻”“餐后话家常为老人送上文化大餐。

四、雏鹰课堂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 看护难问题,量身打造雏鹰课堂工作品牌。通过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在校大学生和公办学校教师,组建雏鹰课堂志愿服务队155支,招募志愿者3470余人,为470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寒暑假看护及课业辅导服务。制定安全教育、红色教育、作业辅导等规定课程,设置兴趣培养、手工制作、心理咨询等自选课程,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心和服务。依托雏鹰课堂延伸开展牵手关爱 情暖童心”“爱心助读”“温暖小屋等活动,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,常态化开展困境家庭儿童关爱行动,守护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。

五、结婚礼堂引领喜事新办新风尚。瞄准喜事新办倡导移风易俗,依托文明实践站、文化礼堂等场所建设结婚礼堂153处,设置婚俗文化墙、孝贤文化长廊,配齐桌椅音响、红灯笼、红地毯等。婚礼流程融入孝老敬亲、夫妻和睦等内容,融入为新人送家风家训、夫妻宣誓等环节,增强婚礼仪式感。推行村支部书记主持、镇街书记证婚模式,并多方协调推动场地免费、司仪免费、服务免费三免费,让村民长了面子又省了银子,吸引更多新人特别是不要彩礼的新人在结婚礼堂举办婚礼,倡树喜事新办简办,有效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。

(本网记者)

速豹新闻网·山东商报编辑:谢学刚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