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 |  头条  |  要闻  |  山东  |  中国  |  国际  |  文旅  |  体育  |  评论  |  财金  |  教育  |  汽车  |  消费  |  吃喝  |  映像  |  周刊
首页>枣庄频道>内容详情

早发现快响应 大救助暖服务 ——枣庄滕州市深入推进“解忧暖心传党恩”行动

2021-09-14 16:54: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
打印

 

今年以来,枣庄滕州市民政局自觉践行“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、民政亲民、民政惠民”工作理念,以社会救助机制体制改革为契机,扎实开展“解忧暖心传党恩”等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和人民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教育引导困难群众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,用行动温暖民心。

完善“早发现”机制,确保“一个不能漏”

一是完善基层主动发现机制。依托社区工作人员、社区网格员、村(居)社会救助协理员、驻村干部等的作用,联合社工服务力量,及时发现、核实和上报辖区居民急难情况。二是梳理社会救助事项。印制《社会大救助手册》,涵盖助困、助医、助学、助残、助业、助居、社会帮扶等救助事项7类38项。编制便民服务社会救助清单、困难群体申请救助温馨提示卡,发放至镇(街)社会救助窗口。三是建立困难群众预警监测系统。依托山东社会救助数字平台,实现救助对象数据实时比对共享,特别根据人员属性、人员标识、救助事项、支出信息及重大事件五大项进行开放式对比分析。目前已核对脱贫不稳定家庭5户9人,边缘易致贫户14户29人,个人自负医疗费用2万元以上群众214户448人,精准落实救助政策。

健全“快响应”机制,确保“一刻不能缓”

一是推进小额临时救助金制度。按照镇(街)每万人1万元的标准拨付临时“急救难”备用金,其中市财政承担90%、镇街承担10%。今年共救助急难群众998人次181万元。二是完善“一事一议”临时救助制度。对居民出现重大生活困难的,及时召开市级社会救助联席专题会议,适当提高救助额度,采取“一事一议”方式为其实施救助。三是强化部门协同救助。滕州市民政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,构建“大救助”格局,确保“一门受理、协同办理”。

优化“大救助”机制,确保“一人不能少”

一是建立完善级社会救助机构。整合各部门社会救助职能和工作力量,设立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,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,积极做好大救助体系建设。二是镇级设立“一门受理,协同办理”服务窗口。救助职能部门“协同办理”,确保精准救助不漏项。通过优化社会救助流程后,救助审批时间由过去的60天缩短为12天,救助对象的经济核对由过去的10天缩短至1小时。三是村级建立社会救助工作站。依托村(居)发挥社区网格员、村(居)社会救助协理员等作用,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,提高救助政策知晓度。

探索“暖服务”机制,确保“一环不能断”

一是构建特困人员救助分类供养新体系。为确保全市6421名特困人员得到更加专业照护服务,开展养老服务设施和管理水平“提升年”活动,搭建“1+4+N”特困人员供养新格局,即:依托市社会福利中心“1”个主体,以“4”个区域敬老院为支撑,引入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进行托管运营,实现“县管县办”,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60%,2022年将实现“愿进全进”。二是依据评估结果实行分层、分类供养、监护试点。经过摸底排查,对122名无民事行为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特困人员,集中在泰康精神病医院统一照料护理、康复治疗。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,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,由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社会化服务。三是优化“十五钟照护服务“网格。滕州市将全市21个镇街优化设置为六大区域,每区域设一总服务站和若干服务分站、服务站点,提高特困人员的归属感、安全感、幸福指数(步昭瑞)。

 

速豹新闻网·山东商报编辑:马宏观
分享到: